重現兩大閹伶對疊 評雅洛斯基與威尼斯巴羅克樂團音樂會 法國高男高音 (countertenor) 雅洛斯基 (Philippe Jaroussky) 在祖家有着令人艷羨的演藝事業:聲音嬌美而獨特不在話下,開麥拉面孔,讓他上過各類電視節目;靈活嬌俏的高音,讓他踏足最著名的舞台。現實中的他,有着明星般的地位,而他的音樂會,也叫人回味昔日巴羅克歌劇的明星。
源於冒險的創新動力——伍卓賢 伍卓賢向來以全能音樂人的姿態活躍於音樂界,他的創作廣泛,由管弦樂團交響樂到流行曲,中樂到兒童合唱曲,一人 a cappella 到清唱劇場,近年更熱衷推動自己創立的跨界樂隊 SIU2 在外地的演出。全職作曲十年,累積厚厚的曲目,作品琳瑯滿目。不過他沒有停下來,現在還是繼續創作,且積極地思考創作的可能性。
不太法國的法國小提琴家 卡普森專訪 星期五早上的綵排,卡普森 (Renaud Capuçon) 幾乎把格拉祖諾夫的協奏曲拉了兩遍。費沙爾 (Iván Fischer) 似乎對這協奏曲要求甚緊,仔細琢磨。整個早上的綵排,就專注在這協奏曲上。
Die Konzertisten 演唱布克斯特胡德《耶穌的軀體》 演唱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 (Dieterich Buxtehude) 《耶穌的軀體》(Membra Jesu nostri),不單是香港合唱團 Die Konzertisten 的一次新嘗試,也是為香港早期音樂演出揭開新的一頁。
合唱決賽中的自選曲 學校音樂節的合唱比賽競爭激烈,已不是近幾年的事。合唱老師和指揮扭盡六壬,為要表現出眾,在自選曲上花盡心思。當然,這可以視為要爭勝而鑽盡空子,也可以視為求突破而費煞思量。畢竟,演出本來就是要表現自己,在舞台上發亮的一件事,選曲毫無心思,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尊重舞台的行為。
記合唱總決賽聽到的兩曲 作為樂評人,我常批評大眾關注的樂壇新聞,不外乎是什麼人在什麼比賽獲什麼獎,很少人關注他們的音樂到底是什麼、如何優秀和那個獎代表什麼。4 月 1 日,又是學界每年一度的音樂盛事:香港學校音樂節的中學組合唱總決賽。我在錄音棚中聽了一整天演出,評判結果沒有將最佳合唱隊頒了給常勝軍拔萃男女書院的隊伍,而是頒了給嘉諾撒聖芳濟各書院的女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