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揚——從觀賞蘊釀創作靈感
「創作人可以有創作的決定;即使是商業的音樂,好像有一個很大的框架,但我身為創作人,我依然有很大的自主度。畢竟,這雙手依然屬於我。所以,創作關乎於個人性格,擅於溝通和理解與你合作的人,能以音樂將情感帶出來;畢竟音樂是最擅長表現抽象感覺的媒體。」
「CASH音樂獎學金」於1994年設立,隸屬「CASH音樂基金」,專為有志負笈海外進修作曲的年輕音樂人提供資助。在外地讀音樂,不單可以受益於院校的音樂訓練與課程,更可親身感受他鄉的文化與生活,對創作人來說,可謂有莫大裨益。這個專題特寫,我們邀請了多位曾先後獲此獎學金的得主分享一下他們在外進修時的生活、學有所成後的發展以及未來的動向。
訪問及撰文・胡銘堯 Dennis Wu
攝影・www.trio-photo.com
地點・銅鑼灣時代廣場柏斯演奏廳
2012年,陳啟揚獲CASH音樂獎學金到海外進修,入讀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四年後取得博士學位。
對陳啟揚而言,費城是一個很小巧的城市。「費城的地方很集中,所有的地點都可以走路抵達,而且音樂會的舉辦場地大多在步程之中,所以費城有着特別的氛圍,讓我去主動發現當中的音樂。」賓夕法尼亞大學坐落於城市之中,音樂氣氛很濃厚。「學校投放很多資源在音樂方面,特別是作曲,會邀請專業樂手為學生的創作演奏,也會有駐校的演奏家。」
美國每一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樂團;而不同樂團也會尋找新作品演出,而且鼓勵年青作曲家投稿,所以相比起香港,演出新作品的機會相對較多。不過,對陳啟揚最深刻的,是學校與寇蒂斯音樂學院的合作。「我覺得和他們的學生合作特別多驚喜。可能我寫一種聲音,他們在綵排時已有三至五個版本給我選擇,這是我沒有想過的,所以在過程中學到很多。」
圍繞着費城的,還有多個音樂繁盛的都市,例如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距離不遠。所以,對於陳啟揚而言,在費城的得着,就是汲收了很多不同的音樂與參加不同的音樂節。「去到美國的時候,我最想的就是全情投入地學習。作為創作人,能擁有學習的自由,是很大的幫助。我這次去美國讀書,也有實習的機會,而因為有獎學金,讓我不用為着生活而愁煩,因此可以無拘無束地投入音樂,得着很多。」故此,他在美國就可以專心投入創作和欣賞周圍的音樂。「最難忘的一次,就是去了古巴交流。當時美國作曲家論壇在全美國挑選了十位作曲家參與,年輕的只有兩位。在古巴革命之後,那是第一次有美國現代音樂人可以去表演。我沒想過原來在古巴有如此蓬勃的新音樂環境,而且每年都有音樂節在舉辦。」
經歷過自由的創作環境及擴闊眼界的體驗,陳啟揚對創作的態度亦有所改變。「我覺得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在創作而言,不論你寫得如何,總會有喜歡與討厭你的創作的人。我從前沒有這種想法,但現在不單對自己的創作有信心,同時又會虛心地聆聽別人的聲音。這種體驗,是很釋放的。最重要是寫自己的音樂。」成功與否,變得次要。
陳啟揚七歲時學習鋼琴,十多歲開始學習二胡,初時對中樂團的音樂甚感興趣,本科雖然不是讀音樂,但後來決定走音樂的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作曲博士課程,除了一般的音樂科目如音樂學、分析、歷史和哲學等,最重要的就是每星期與作曲導師見面。每星期得在創作上有進展,其實很辛苦。但回望這個經歷,卻是相當有得着。而且,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音樂同學,可以選修寇蒂斯音樂學院諸如指揮等實用的課程。」談及對學生負笈海外的建議,「到外國讀音樂可以認識到一個完全不同的音樂文化,有不同的觀眾和演奏者,無論歐洲或美國都有很不同的態度,應要了解每個地方的主流訓練是怎樣,或對音樂風格會否有任何期望。最理想是可以到該所學校參觀,或直接發電郵到該校正在就讀的學生詢問,從而真正了解學校的文化,這是網頁上不會找到的。」
陳啟揚在美國回來後,加入了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擔任講師。「這份工作很適合我。我以前照顧的,是自己在音樂上的需要;現在要教學生,還要照顧他們的需要,反而令我聽更多平時比較少接觸的作品,去想像什麼音樂能吸引他們。」他說,這好像再一次走上學習的路。「我經常和學生說,要聽不同風格的音樂,不論喜歡與否。或許有朝一日,不喜歡的也會變成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