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lène Grimaud 野性的變奏

法國、女、鋼琴家。這三字詞走在一起的化學作用,在腦海泛起一個舉止優雅的女人在琴鍵上輕敲着印象樂派矇矓音韻。偏偏,化學作用在葛莉茉 (Hélène Grimaud) 身上起不了作用。古典樂圈中人,紛紛以「狼女」喚之。

音樂上,Hélène Grimaud 並不偏好法國的鋼琴小品,反而對巨型的德國作品胃口很大。不要看她單薄的身型,她彈的李斯特,瘋狂而有力。她鋼琴家以外的生活,同樣是令人括目相看——紐約狼群保育中心 (Wolf Conservation Center) 的創辦人,葛莉蘗亦是一位極之活躍的保育者。

接觸音樂,是六歲的事。那時的學校生活,葛莉蘗以一個悶字形容。「我那時滿有活力,思考得極快,在課堂上老找同學傾偈,騷擾他們。終於音樂令我停下和專注,我立即知道音樂會跟隨我一生。」影響她一生是舒曼的《兒時情景》。彈鋼琴的挑戰,對於六歲小孩而言,總比課本大。「現在回想,我也不能告訴你舒曼有什麼特質能令我專注。或許是它很有詩意吧。但那感覺很強烈,就是要立即愛上了的那種。」

狼與大地的二重奏

葛莉茉與狼的情誼同樣一觸即發。「當我第一次摸到牠,就立即觸電,我知道牠也是我一生所愛。」那是 1991 年,她在家附近溜狗,突然冒出了一頭狼,狗兒跑掉,她卻沒有退縮。狼感覺到她可以走近,她把手遞出去給牠嗅。她和牠認識了。就是這瞬間感動,她愛上了狼。

這些年來,狼教導了她什麼?保育工作讓 Hélène Grimaud  明白腳踏實地的重要。「因着要照顧中心的運作,我不像其他鋼琴家般,一拿起行李就周遊列國,以天空為家。」腳踏堅實的大地原來還有更多意義。她說,很多時候我們不明白動物,不明白大地的需要,是因為彼此失去了聯繫。「要認識狼,來中心親自接觸牠們,觸摸牠們。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明白牠們的動靜,牠們的想法,牠們的需要。」這樣做,反過來亦令自己的內心更踏實。「由零開始做這件工作需很大的工夫。不論是教育小孩、向義工和工作人員傳授知識,抑或跟政府打交道,都令我深感滿足。」而這種滿足,亦豐富了她的音樂,令她的演奏獨樹一幟。「它為我的生命找到了平衡。」

教育是最逼切的拯救

1996 年成立保育中心至今,Hélène Grimaud 總結經驗,教育是最逼切的工作。「我常叫小朋友前來中心,去看看我們可愛的狼大使,摸摸牠們,讓他們有着和我一樣的感動。這就是最有效的教育。」古典音樂,似乎也面臨着「絕種」危機。她曾在自傳《Variations Suavages》中寫道:「沒有教育的話,所有保育的工作都是徒然。」放諸音樂亦然。

葛莉茉的時間,一半埋首鋼琴。一半打理狼保育中心。居於紐約之時,她稍有空閒,便處理保育中心事務,由策劃保育計劃、接待參觀者,到料理狼的起居。現居於瑞士的她,正打算搬回紐約,以便騰出更多時間投入狼保育中心。「上天對每個人都很公平,就是只有廿四小時。要這樣分身,到現在還是一種挑戰。」但她卻沒有絲毫減少演奏奏的念頭。「下張唱片,要是布拉姆斯的協奏曲集。」一如以往,不是法國小品。Hélène Grimaud 不是要打破那所謂法國女鋼琴家的印象,她只是要做好大地交給她的使命。

全文刊於《U Magazine》 2013 年 2 月 1 日第 37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