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網路走到音樂廳 李茜莎專訪

兩個月前才寫過烏克蘭鋼琴家李茜莎 (Valentin Lisitsa) 的新碟碟評,沒想過兩個月後就會見到她。訪問前一天,她才跟浸會大學管弦樂團演過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協。

為什麼她會跟浸大演呢?李茜莎說背後沒有什麼特別故事,學校找她在美國的經理人,時間表有空檔,她就來了。但是,對於同學的演出,她卻十分稱讚。「同學們的表演簡直是超越我的期望。他們準備相當充足,而且充滿熱誠:當然他們做不到那專業樂手的毫無閃失,但是他們介乎於專業與業餘之間,有着相當好的技術,最重要還是有不可擋的熱情。」李茜莎說,儘管綵排時間不算多,但她享受每個時刻。「同學們未必能像專業樂手掌握到的,或許就是如何在綵排時保留實力。我們昨天完整地綵排了拉赫曼尼諾夫兩次,不少錯誤都是因為第二次綵排時太累所致。」不過,這是每位音樂家成長必經之路,就當是上了一課。我認為能與世界級的認真樂手上如此一課,這課真值得上。

她最欣賞樂團的,是他們的熱情。也許正因為她本身是位熱情如火的音樂家。

虛擬現實 擁抱 YouTube 的鋼琴家

李茜莎成名的故事,大家應該不陌生。她從烏克蘭移居美國後,一直開獨奏會,但引不起人注意,事業停滯了。她與伴侶把家搬到甚為鄉郊的北卡萊羅納洲,後來索性把房子拿去二按,用錢請樂團自己錄唱片。她慢慢在 YouTube 建立名氣,最後簽約 Decca,錄音先在 iTunes 賣,然後才出唱片。

她成功的背後,社交媒體幫了她一把。她每天也花好一些時間在網上社群中,甚至把她當成是生活的一部份。「這個媒體的優點,是它很民主。人們在 YouTube 上討論、爭執、留言,都有很大的自主。」她說她最多時間是放在 YouTube 上而不是如 Twitter 或博客等地方,畢竟因為音樂才是重點。「有時我覺得古典音樂家是最後還未真正擁抱社交媒體的堡壘了。以前荷里活明星,一走出來就是要閃爍輝煌,明星就總不會談論自己的生活,於是才有那些小報在後面指指點點。以前的明星,總有一些神秘感。」但現在就不同了。「現在他們 Twitter 上說生活的小事,就更有血有肉。現在似乎只剩下古典音樂家還是那麼神秘。」

而她最愛的,就是與有血有肉的人溝通。雖然,互聯網上的溝通,總像隔了一個鍵盤和屏幕。但是,她見到的,卻是更多誠實的說話。「我在小時候實在是害羞得要命,甚至給人說我是個啞巴。」現在的她卻一直的談,一直的說話。「我在那偏遠的村莊中,只顧埋首在鋼琴。即使現在,我也是要不停鼓勵自己,才讓自己多開口說話。」那是不是網絡轉變了她的沉默?她認為不盡是。「我想是因為音樂,我對我的音樂很熱情,而當我談我鍾愛的事,就會滔滔不絕。」

上線離線 音樂都有血有肉

她舉例說,最起初放片段上 YouTube 的原因,是因為她覺得那些場刊的介紹,很沒趣。「我們聽到的,是很有情緒的音樂;音樂不單單只是數字、技術。即使是歴史,我們都是面對着有血有肉的作曲家,和他們生活、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嗜好。場刊就好像把這些血肉變成死了的一樣。」於是,她在網上討論着這些音樂,大概還是相當激動地說着。「我覺得演奏就像演戲一樣,你必須像演那作曲家的生活,全情投入、浸淫在其中。這才與音樂產生關係,這才有機會感動人。」而當她在網路上認真起來,竟為她帶來了追隨者。

但是,她有沒有擔心過網上的言論,會為她帶來麻煩?甚至是爭辯?網上總充滿着不知什麼的人,在你的頁面留一兩句沒什根據的話。但她毫不擔心。「就像音樂會和歌劇的黃金時期吧,十九世紀的觀眾聽音樂和歌劇,會帶着蕃茄和雞蛋進場!這才是觀眾!現在的觀眾就是只會乖乖的坐在那裏,不論上面的人彈得怎樣,之後都會禮貌地、優雅地鼓掌!社交媒體才把現實帶回來。上面的人會誠實地說他討厭你的演奏。」她說,這樣她才見到互動,甚至是有人會為着她而辯護。那她是有相當的粉絲吧,她自豪地點頭:「那當然!」

的確,李茜莎是一位少有全心全意地擁抱網絡和網絡文化的古典音樂家。我想到同樣是鋼琴家的音樂家而又活躍於網上的,是英國鋼琴家侯夫 (Stephen Hough)。他由博客開始,一直活躍網路,但在網上的侯夫,呈現的卻是他的另一面:愛討論時事,寫文章,評評書和詩,談談帽子和神學,音樂只佔他的一部份。李茜莎卻是徹頭徹尾的酷愛音樂,而在網路上呈現的,也就是那源自內心對音樂的熱情。她有沒有要令其他音樂家改變,又或者給他們一些捷徑貼士呢?她笑說:「總有的!總有教過人如何上載影片,貼帖子的東西。」但不是真心想的話,她認為也沒有辦法。「只是經理人叫你做的,總會做得很別扭,網路上的人很容易察覺的。」我們互相打了幾個哈哈,說這個、說那個,不亦樂乎。

熱情的人 發掘熱情之作

李茜莎憑着拉赫曼尼諾夫的唱片而成為熱話,但其實她的曲目十分多。她的專長當然是俄國作曲家的鋼琴曲,而且特別想將不太為人熟悉的作品推廣。「就像蕭斯達高維契的第二奏鳴曲,蕭氏很有名,但第二奏鳴曲怎樣也是被忽略。這是首色彩斑爛的作品。」網上有她演奏這首作品,彈得非常火,這是蕭斯達高維契經歴了真正的地獄,就是戰爭和其間的死亡和飢荒之後所寫的生存錄。

另外的一個重點,就是李斯特。「李斯特為鋼琴做了太多的事,但到了現在,不少不能量化的質素,比如說是音色,已經隨着年月而失傳。」而且,李斯特實在有太多作品,並不為人認識,我們熟識並常聽到的,只是小部份。她希望成為這坐橋樑,重新探索裏面的色彩變化。「我想我不打算要做權威的演繹者吧,但是要演奏李斯特,必須跳進他的生命裏去活,再去經歴那種激情。」除了音樂上的探索外,她還要應付緊密的日程。緊接的幾天,包括西班牙、奧地利和秘魯,還要準備今年逍遙音樂會。

相比起幾年前的呆滯事業,現在的生活充實得飛來飛去。還有沒有時間上 YouTube 和 Twitter?「那是生活一部份,你總會找到時間的。」我的手機從不離身,也是一樣的答案。那她享受這種人生嗎?她說:「當然!」

文章刊於 2013 年 7 月號第 325 期《Hifi 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