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音樂旅程的紀錄 訪問楊雪霏
文章刊於 2013 年 8 月號第 326 期《Hifi 音響》
文:胡銘堯
與楊雪霏的越洋訪問,由我一段網上和朋友的對話開始。朋友說剛在訪問前一星期才在英國看了她演出,她立即回顧那在諾定咸的音樂會。既擔心天氣,又擔心表現,但結果還是令她感到愉快的演出。這一段簡單的前奏,就預告了她的活力。
筆者認識楊雪霏,是在電台工作的年間。那時,這位初出道的年輕結他手,在香港有着不薄的人氣。但真正的傾談,今次還是首次。這時,她已為 EMI 推出了第四張個人專輯,正準備即將發行的第五張唱片《Sojourn》。
回顧之前的唱片,每張的感覺、經驗都不一樣。「第一張唱片是在香港錄音,希望找些普及的樂曲。第二張時,已有很強烈的希望演一些中國的樂曲。」楊雪霏說,彈中國音樂的想法,其實挺大膽。「要找中國的樂田來彈,得自己找、自己改編、找人改編。而我又很自然地喜西班牙的音樂,西班牙加上中國,樂曲數量不少。於是我思考怎樣把這些樂曲聯繫起來,就想到了西班牙和中國都在緯度 40 度的上面,於是就給唱片叫作《40 Degrees North》。
獨奏.協奏 感激錄唱片而得的經歴
第三張唱片,楊雪霏找了羅德里戈的《阿蘭古斯協奏曲》作主打。「結他協奏曲的曲目其實有很多,但真正有名的卻很少。」她說一直希望再找一些新的結他及樂隊合奏曲,於是在羅德里戈之下,加上阿爾班尼茲 (Isaac Albéniz) 的協奏曲,更親自改編他的鋼琴曲。「寫新作品,要冒一點險,就是要經得上時間的考驗,或許要一百年也不定。阿爾班尼茲的肯定是經歴了時間的音樂,加上他的音樂,即使是鋼琴音樂,感覺也很適合結他。所以就找了一首改編給結他與樂團。」這就成了第三張唱片。《留聲機》形容她的演出有着難以隱藏的爆炸力,猶如阿嘉莉殊盛年之時。而回顧這張唱片,她覺得份外感恩。「那些都是自己很喜愛的樂曲。」她說。
而對上一張唱片,楊雪霏形容那是最賣力的演出。「巴赫協奏曲的這張唱片,下了最多苦功,我也覺得最驕傲。」巴羅克協奏曲中,較有名的只有韋華第的協奏曲,而且其實是以魯特琴的為主。她說自己嘗試過韋華第,但感覺不很適合。巴赫也有獨奏魯特琴的樂曲,但她還是想着協奏曲。「既然他小提琴的夏康舞曲也可改到結他、鋼琴甚至其他樂器,那為什麼協奏曲不可以?」於是在想找有質素的結他合奏曲目的理想下,就產生改編巴赫的念頭。「我想巴赫也是個很開放的人吧,他應該不介意、不覺得怪的!」楊雪霏笑着說,改編的有古鍵琴、小提琴等協奏曲。
至於最新的第五張唱片,就是選了一些自己滿意的錄音,再加上五首從未推出的錄音一起出版。她說,其實自己沒有百分百滿意的演出。「小時候從來都不滿意自己的演出。到長大之後,才逐漸明白藝術不能講完全滿足。每次演出都可以學習,都可以看到哪裏可以做好一定,哪裏可以做好一點。但是,有平靜的心態比較好,接受自己。」她說。「我看是一個路程,每次演出都是紀錄了人生音樂旅程中的狀態。」所以,即使沒有百分百稱心,卻有令她鍾愛的自己的演出。
流行.冷僻 都是自己鍾愛的音樂
「巴赫對我有很特殊的意義,特別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很有難度。」新唱片中選錄了《耶穌,世人喜樂的泉源》,選此曲雖是因為樂曲的知名度,但不單是因為大家愛聽。「改編這首樂曲其實挺大膽,大家都可能聽慣自己最愛的版本,最愛的樂器。這裏我卻希望為這熟悉的聲音,以結他帶來有新鮮感的演繹。」她說,她最希望能做到的,是音樂的意義和感動人的能力,不受樂器的限制,而是以任何媒介、任何樂器都能直接給人感受到。「希望聽的人不介意那是鋼琴、小提琴還是結他,而是專注在音樂上。」
雖然,她在古典音樂演奏家中,算得上是位頗為普及的人物,之前更曾與古巨基拍 MV,又試過與王菲等合作。「流行音樂對我來說有意思;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工作性質真的很同,這給我很有趣的經驗。」但是,不難發現她對結他演奏的努力和認真,是真誠的追求。 在這唱片中的選曲,除了流行的古典調子,新推出的錄音,也有現代作品如 John Brunning 的樂曲。
唱片還包括她以往唱片的一些精選,包括她常掛在口邊的中國作品。中國作品在結他的曲目單中只有很少的數量,但作為中國出生的音樂家,她卻十分喜愛。黃自的《踏雪尋梅》在結他上彈出來,不單質樸,在楊雪霏手上,還多了分年輕時的無憂和天真。「即使在西方,結他在地位上跟小提琴、鋼琴不一樣。」楊雪霏說,以往的時間已不可追,現在要做的,就是繼續演奏。「有機會我想找更多作曲家寫新作。」今年 11 月,她將會首演陳怡的作品。而在她的唱片中,不難找到舊曲新編。這些都是楊雪霏為結他曲目增添優秀作品的努力。她對音樂的熱誠,不單洋溢在她的音樂之上,還在她對音樂的看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