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精益求精的音樂天才

1785 年春,海頓 (Joseph Haydn) 到了維也納,在莫扎特的家中,以弦樂四重奏會友。海頓跟莫扎特的父親里奧波特 (Leopold Mozart) 說:「在上帝面前,我告訴你,你的兒子是我所見和所聞的,最偉大的作曲家。他有品味,而且更重要的,是對創作透徹的理解。」


莫扎特的音樂天份,幾乎是與生俱來。他十二歲就創作歌劇,還招來了專業音樂家的嫉妒,令到首演碰壁。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年生於薩爾斯堡 (Salzburg),是家中的孻子。他的爸爸里奧波特在兒子出生同一年,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小提琴教學法,足以證明他在薩爾斯堡,早已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老師和演奏者。莫扎特的姊姊瑪莉亞.安娜 (Maria Anna,較著名的是她的暱稱「Nannerl」) 說,小莫扎特出生,幾乎令父親全然放棄教學與演奏:他一直都在薩爾斯堡的宮廷當樂手。雖然這並不是事實,但卻說明父親在於教育莫扎特的事上,親力親為。

莫扎特的音樂天份,幾乎是與生俱來。姊姊在記事本中,紀錄了三歲的莫扎特,已經懂得彈簡單的小步舞曲,五歲時就能自己寫這些小品,然後很快就掌握了諸如二段體等較為複雜的曲式。1761 年 9 月,他於薩爾斯堡大學作首次公開表演,隨即到慕尼黑 (Munich) 與維也納 (Vienna) 的宮廷演奏,令貴族仕紳感到驚訝:「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新任副宮廷樂長(里奧波特)的七歲兒子與十歲的女兒,女兒演奏古鍵琴,兒子演奏小提琴,令人對兒子的將來充滿希冀。」

里奧波特完全瞭解兒子的非凡才華,把握機會把他帶到不同的地方,讓人認識。父親與兒子,在接下來的十年,馬不停蹄,到訪歐洲不同的城市與國家:德語區的遠至法蘭克福 (Frankfurt) 與柏林 (Berlin);法語區的南至里昂 (Lyon) 北至布魯塞爾 (Brussels);南下意大利的米蘭 (Milan)、羅馬 (Rome) 與拿坡里 (Napoli);北上渡海至倫敦 (London) 與被稱為低地國的荷蘭海牙 (The Hague) 等等。

這些旅程有時因着演出成功而獲得即時回報,有時卻是充滿無限等待,漫無目的而且艱辛。可以肯定的,是莫扎特於還在小孩之時,已經在歐洲響起名聲。


莫扎特在幼年之時,已經巡迴遊走於皇室貴族中,見過無數歐洲顯貴,其中包括在法國路易十五世御前演奏。

比起名聲更重要的,或許是能夠聽到不同的音樂、遇到不同的人。在資訊傳遞不在指尖間就能獲得的年代,要聽不同地區的音樂,只能造訪才能得聞;要遇不同見識的人,只有親身才可拜會。他在年少的旅程間,聽過意大利和法國的歌劇,流行於英國與意大利的奏鳴曲,聽過盛極一時的歌唱家的歌聲,也拜會到當時著名的作曲家。

當莫扎特十二歲時,里奧波特為他帶來一部歌劇委約。雖然,當時莫扎特已經寫成了好些大型作品,例如是彌撒曲、交響曲和協奏曲,但是維也納的人,對於十二歲的小孩能完成一部歌劇,感到懷疑。或許,這種懷疑,來自某些人對莫扎特才華的嫉妒:莫扎特寫好詠歎調,就交予歌手過目,他們大感滿意,而且嚷着要更多歌曲,好讓這些歌手能在舞台上一展所長。畢竟,一如我們身處的年代,歌手演過一首好歌,觀眾記得的,先是歌手美妙歌聲與台上風華,而不是作曲家的神乎奇技。

於是,這些好歌不是來自年輕莫扎特手筆的謠言,不脛而走。雖然,這部合共五百多頁、三幕長的完整歌劇,全是莫扎特的心血,但是結果里奧波特與莫扎特一同面對的,是遲疑不決的劇院經理與擔心自己名聲受損的歌手。

最終,音樂之都維也納帶給莫扎特的,不是成功的歌劇首演,而是一場因着利益與名譽而來的拉扯。這部年輕之作《善意之謊言》(La finta semplice),最終只能在薩爾斯堡首演。不過,維也納觀眾會在不久的將來,被一部又一部莫扎特的歌劇征服。


里奧波特帶着年少莫扎特,一直帶他四處奔走。有說是因為父親急功近利,希望藉着兒子的才華,賺取可觀收入。

不過,里奧波特更擔心的,其實是他兒子的事業。音樂家的事業,最穩妥的就是找到個好僱主。不是每一個外表華麗的貴族宮廷,都願意投放金錢聘請自己的樂手,更不是每一個都有為精緻藝術投資的眼光。莫扎特與父親,知道哪裏有着好僱主:曼因凱姆 (Mannheim) 的宮廷樂隊,早就在歐洲知名;米蘭是歌劇之都,宮廷也願意花錢去找好的歌劇作曲家。

所以,他們經常遊走於各大城市,除了提升知名度之外,還希望在宮廷間找到一個職位。結果,兜兜轉轉,最終給莫扎特一個職位的,只有他出生的城市薩爾斯堡。

而這個宮廷的樂手,在歐洲之中卻不是名聲甚好。雖然,里奧波特也是當中一員,但他卻批評這隊樂隊的樂手都是「酒鬼、賭徒和放縱的人」。而莫扎特在薩爾斯堡,也經常與僱主為着薪金、工作與創作機會吵架。

莫扎特多番向僱主薩爾斯堡大主教表示想放些短假,尋找維也納的工作機會。結果,他被主教開除,連同父親也一併受被解僱。

父子關係因此急轉直下。父親希望兒子能忍氣吞聲,但莫扎特卻認為,憑着自己的才華與觀眾的認受性,自己能闖出一番天地。1781 年,他與薩爾斯堡大主教正式決裂,搬到維也納居住,自主展開全新的生活。

這個決定,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音樂的進程。


德語歌劇《後宮誘逃》極之成功,讓他在維也納名聲大噪,至 1786 年,已經於德語區二十個城市上演。

維也納的大眾,早已知道莫扎特的才華。但是,當莫扎特決定於維也納居住之後,他要加倍努力,才能維持着自己的名氣。所以,他不斷舉行公開演奏會,尤其是以自己所寫的鋼琴協奏曲,以炫技征服觀眾。

同時,他努力創作他最喜愛的大作:歌劇。 1781 年 7 月,他收到《後宮誘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的劇本,原本還打算在九月首演。在創作期間,莫扎特表達他對歌劇的看法:「為什麼意大利歌劇即使是劇本糟透,但還四處盛行?⋯⋯因為音樂是超卓的,只要一聽,就把其他都忘掉。」

莫扎特的音樂,追求精簡,卻又異常獨到。他的音樂雖然不用多番修改,但在精細之處,卻處處見盡心思。德語歌劇《後宮誘逃》極之成功,讓他在維也納名聲大噪,至 1786 年,已經於德語區二十個城市上演。大文豪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更曾說:「我們一生追求簡單而自制的努力,因莫扎特而白廢:《後宮誘逃》征服一切,我們小心翼翼所寫的作品,沒有一部能如他在劇場中迴響。」

1785 年,他首次與劇作家達龐蒂 (Lorenzo da Ponte) 合作,半年間就完成了歌劇《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這部意大利喜歌劇,雖謂之成功,但其實沒有如《後宮誘逃》般的規模:他在維也納的首演,只有八場而已。這跟題材有關:故事以主人可以佔有女僕新婚首夜的權利為主要題目,或許已經教許多貴族不安;當中不少故事細節,對着權勢人士含沙射影。

但是,一個或許更重要的原因,是音樂的難度是前所未見的。短小而飛快的序曲,為輕鬆的歌劇定調;詠歎調常常顧左右而言他,風格轉變急速;主公與妻子、費加羅與蘇姍娜兩對主角中的大小謊言,累積着張力與令人措手不及的驚奇。這些戲劇性細節的密度,可謂是一時無兩。

這種難度,不是把音樂家考起,而是聽眾。「所有的演奏家與樂團成員,大叫『Bravo』,掌聲不斷。」一位參與首演彩排的樂手如此記載。而神聖羅馬帝國約瑟二世 (Joseph II) 批評《後宮誘逃》的一句話,或許對《費加羅的婚禮》首演聽眾也適用:「音樂很好,可是,親愛的莫扎特,音符實在太多了!」


莫扎特在維也納沒有一份固定職業,接下不同種類的工作。創作歌劇,獲得可觀的報酬;音樂會系列的演奏,酬勞也不少;之後的收入,還有出版賣譜而得的分紅,以及自己教授學生而收得的學費。

對於莫扎特的收入,我們沒有完整的理解,只知道他因着工作多少而令收入急速上落。

或許正因為如此,他的父親如此反對他沒有一份職業。沒有固定的收入,就沒有生活保障,也沒有名聲地位。但是,莫扎特卻認為,憑着自己才華,可以得到公眾長遠的認同。定居維也納之時,莫扎特已經 25 歲,但是他卻一直在努力地過獨立的生活,過自己的生活,離開父親的影子。

他與父親的關係,在工作上不停拉扯,在婚姻一事也帶來極大磨擦。母親於 1778 年與莫扎特於巴黎巡迴猝逝於途,父親曾責怪莫扎特疏忽照料;及後他夾在莫扎特與薩爾斯堡大主教之間,周旋兩人和好,最終卻是落得分裂收場;姊姊在外嫁以後,搬到另一個城市居住而來往稀少。對於一個父親而言,這兩位曾與他跑過歐洲、一起在琴前作樂的兩位才華子女,一個一個離去。

里奧波特於 1787 年逝世,為莫扎特帶來一段創作的沉寂。莫扎特與姊姊的聯繫,也逐漸疏離。而莫扎特還有的歲月,只剩四年。


莫扎特的歌劇,劇情緊湊,樂曲動人。《魔笛》除了有着動人的樂曲外,更喚人放下恩怨,追求人性。

莫扎特遊走過的城市,有時獲得超乎想像的熱情反應。1786 年前往布拉格,《費加羅的婚禮》演出甚受歡迎,「每一個人都說着《費加羅》,每一個人都哼着《費加羅》。」1789 年,因着經濟狀況急轉直下而出走萊比錫、柏林等城市演出,反應卻只是一般。他更要立即把創作好的音樂脫手賺錢,因為「可憐的我,只因手中需要一點現錢!」

在人生的最後幾個月,莫扎特還是不停地尋找工作機會和創作。新任神聖羅馬帝國國皇里奧波特二世 (Leopold II) 即位,他在六週時間以內完成歌劇《迪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因為里奧波特鍾愛的,就是意大利嚴肅歌劇。德語歌劇《魔笛》(Die Zauberflöte),則是為着他不同友人度身訂造的作品:劇作家與莫扎的好友席克奈德 (Emanuel Schikaneder),在歌劇中演的是捕鳥人帕帕基奴,音樂寫得簡單而且琅琅上口。相反,飾演夜后的是花腔的約瑟花.韋伯 (Josepha Weber),則是莫扎特的妻子的姐姐。兩部歌劇雖同期創作,風格卻截然不同。

這兩部歌劇的種類,亦是莫扎特較少接觸的;最後的一部作品,同樣是少有觸及的:《安魂曲》(Requiem)。他前往萊比錫後,獲得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的經文歌的樂譜,重燃他對巴羅克音樂的興趣。最後的幾部作品,不約而同表現出巴羅克對位法 (counterpoint) 的片段。《安魂曲》中的〈憐憫經〉(Kyrie),更是一部雙賦格 (double fugue)。

雖然委約《安魂曲》的人於 1791 年 7 月委約莫扎特時隱藏身份,但其實莫扎特在樂曲用上兩支少有的樂器巴塞管 (basset horn),應該是因為知曉委約者手下有什麼樂手而譜寫。但是,一如莫扎特最終的患病與死亡,圍繞着的都是神秘的傳言。

莫扎特於 1791 年 12 月 5 日逝世,終年35 歲。一如維也納市的一般市民,他被葬在公墓之中,完結短暫而充實的一生。《安魂曲》成為了他人生最後的作品,感人肺腑而真摯。海頓的喪禮,演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


鋼琴家舒納堡 (Artur Schnabel) 在形容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時,曾說:「莫扎特的音樂,對小孩太容易,對成人太艱難。」

莫扎特一生追求簡單直接的音樂。莫扎特曾跟妻子笑說,他的學生跟不上他。他樂思滿溢之餘,手也得跟得上頭腦的速度。可是簡單直接、豐富的產量,卻在細緻之處見盡心思。一念之間,莫扎特譜出的,盡是精巧的傑作。

靠着天才以外,要修得如此精鍊,六百多首的創作,是他的精益求精的進程。

此文章為 「音樂遊蹤」講座系列:奧地利站 之專題文章。講座日期為 2018 年 4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