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間的樂土 —談《在那遙遠的地方》的製作
你認識的民歌,有哪幾首?《月光光》、《在那遙遠的地方》、《康定情歌》等等,你從哪裏聽過呢?
每個民族之間,都流傳着不同的民歌。民歌最簡單的定義,是人們口授相傳的歌曲,一代傳一代,由老傳幼。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說,在今時今日製作一部以民歌為題的舞劇,起初的原因是尋找美好生活的感覺。「生活在這城市,營營役役,有時總會想像樂土的風貌。我們或許只能靠想像力想這些隱密、遙遠的樂土,但是有了這想像,我們將更有動力生活。這些美麗的民歌,給了我們想像的空間。」有趣的一點,是民歌本來是一種從生活而來的音樂。這些音樂簡單而着地,唱的是生活中的細節。於是,由現實的城市進入想像的樂土,再由樂土的音樂回到生活,簡單的循環,卻甚有意義。
中樂演奏家趙太生,向來深入研究國樂。他說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間的民歌,各有其優秀之處,而民歌多從勞動出發,繼而抒發生活的情感,即使大喊大叫沒有歌詞,感情卻是直接抒坦。「傳統上感情是民歌的靈魂,聲音就是抒發情感的力量。舊時民歌與舞蹈更是相輔相成、兩者不可或缺。」趙太生擅演三弦,樂器聲音質樸,很能代表民歌的歷史。同時,他不單要彈琴,還要唱號子、吹陶塤,也就像民歌演奏家般,精通多種音樂。而這個製作,更破天荒地加入當代無伴奏合唱。趙太生認為,民歌隨着時代變遷,得着的是時代帶來的新事物,也為民歌注入新生命。「每當有這些新鮮的意念出來,我都會特別雀躍。我想這是讓音樂傳承的難得機會,每次能有這些合作,我都會把它想得特別豐富、特別有趣。」
為民歌提供另一重新鮮演繹的,是一舖清唱的無伴奏合唱。藝術總監趙伯承說,他認識的民歌,其實不多。「我是在香港出生的廣東人,認識的民歌,或許就只有《月光光》一首。但是正因為沒有太多負擔,所以在參與這制作時,就可以突破框框。」趙伯承認為,楊雲濤給予倘大的發揮空間,讓他與一舖清唱的成員思考怎樣以現代人的角度,詮釋民歌。「在討論與創作過程間,我們容許元素間互相碰撞。我們邀請了經驗豐富的民歌歌唱家與我們一起合作,雖然唱腔完全不同,但效果有趣而合拍。與趙老師的三弦和塤一起,音樂穿梭古今,效果更是巧妙。兩個月前,我們試排了《青藏高原》一段之後,發覺效果相當好,情緒十分高漲。我和歌手們都認為十分過癮。」
這種過癮,引起了三位藝術家不同程度的共鳴。將傳統音樂結合現代藝術,讓它們融為一體,目的就是要將其中的情感,透過現代的媒體好好釋放,而三位創作人的合作與碰撞,擦出不同的火花。筆者訪問前把綵排看完,即使沒有舞台燈光與效果,亦被當中澎湃的感情與意想不到的鋪排所感染。「創作人最需要的,是讓觀眾享受演出,而這裏最重要的,是我們本身都十分享受其中的樂趣,要先自得其樂。」楊雲濤認為,創作人覺得過癮,是演出成功的先決條件。而令趙伯承覺得過癮的,是舞台上的虛虛實實。「你聽到的像是二胡,或是鼓的聲音,但其實通通都是人聲。這是不斷地挑戰觀眾對聲音的想像。」趙太生受過長久的音樂訓練,在舞台上卻是揮灑自如,全因他認為即使學的是傳統而古老的音樂,演奏時務必要讓觀眾覺得好看。「我小時候看過一位老伯演三弦,他沒有讀過書,或許一生只能演一首曲子吧。但是他那一曲相當精采,手舞足蹈的投入,我一生也不能忘記。每個表演,要找的都是這種感動吧。」
選民歌作為題材,就是將享受轉化為感動,由舞動的身軀將感動直接傳遞予觀眾。由現實的城市進入到想像的樂土,再由民歌中遙遠的他鄉重新思考那裏和這裏的生活,這個演出將會是一個新鮮而充滿起伏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