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了布魯克納?

「我聽了幾首交響曲,但我覺得他悶了......」這句說話,怕且不一定要在別人的貼文中讀出來,而是在聽古典音樂的人中,總會有人說過。或許說過的,可能是你本人吧?

誰怕了布魯克納?

在互聯網上的討論區,不難發現這些標題:「我就是不能理解布魯克納」、「怎樣開始欣賞布魯克納?」、「布魯克納.... 我究竟欠了些什麼?

「我聽了幾首交響曲,但我覺得他悶了......」這句說話,怕且不一定要在別人的貼文中讀出來,而是在聽古典音樂的人中,總會有人說過。或許說過的,可能是你本人吧?

馬勒交響曲、華格納樂劇,動輒都個多兩個小時,現在很多人也可以挺過來了。布魯克納的交響曲,也只是個多小時罷了,他有什麼本錢令人望而生畏?

很多人以為他寫的音樂都很慢。某程度上,這是對的。聽聽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樂章,整個慢板,花上了半個小時。

布魯克納音樂慢慢地鋪陳,我們似乎都給他那拖拉得不很自然,他的話像是沒完沒了;到我理解到這一段音樂之時,他又說別的東西了,到我分心了,他又找來捕捉我的注意,之後又給他拖拉一番。

就像我家的貓兒,我工作了,他就走來跳上鍵盤上。到我悶了,他們就不知跑到哪裏睡了。

download

與貓生活六年,給了我一點聽布魯克納的啟發。正如貓兒一樣,布魯克納有着自己的時鐘。他並不會理會你的時鐘,他也不理會你的生活節奏,是鬧市型的還是深山型的。但是,他卻期待着你去感受一下他的時鐘。因為,他裏面的節奏,相當棒,正如貓兒的生活,相當幸福,要感受那幸福,你需要放下其他一切,走到貓兒身邊。聽布魯克納,也要放下一切,跳進那時急時緩的節奏裏。

布魯克納的第九交響曲,是他最後的作品,他未能把他完成,就撒手塵寰。雖然他對世界說再見,但與馬勒的依依不捨、然後消失於虛無中不一樣,他裏面卻有着紛亂中而來的盼望。這交響曲是一位巨人的天鵝之歌,也是對超越生命界限的嚮往。

布達佩斯節日樂團以驚人的魄力見稱,他們的馬勒錄音,已叫人不停稱奇,他們即將在香港藝術節上演的 布魯克納第九交響曲。毫無準備下聽布魯克納,肯定會是極大損失。一直聽,一直似有新鮮的發現。雖然零碎,但還是將其中一些較易寫出來的感覺,當作聽這交響曲的紥記。

我不怕布魯克納;只要用心聽一遍,一遍就可以,就會帶來觀感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