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世界合唱比賽和參賽選曲
拔萃男書院合唱團剛在里加 (Riga) 舉行的 2014 世界合唱比賽青年男聲合唱組別奪得錦標賽世界冠軍。行文之時,世界合唱比賽仍在舉行中。除了世界各地的隊伍外,今年合唱節亦吸引了香港十支合唱團參賽。比起上兩屆的參賽盛況,香港隊伍今年沒有那麼踴躍,不過仍有幾百人遠赴拉脫維亞。究竟世界合唱節是什麼樣的比賽?
世界合唱比賽 (World Choir Games) 每隔兩年舉行一次,2012 年在美國辛辛那堤,2010 年則在中國紹興。今年舉辦的地點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過往幾屆的合唱比賽都分開兩大部份,每部份中有不同合唱組別競賽,每個組別又有不同的年齡、曲目、甚至是樂器上的要求。
世界合唱比賽中的選曲理念,與香港學校音樂節非常不同。不論任何組別(今屆合共 28 個錦標賽組別),都沒有比賽的指定曲 (set piece),所有樂曲都是由參賽隊伍自己選擇。參賽隊伍的領導人(通常是指揮)需要在比賽前提交參賽曲目建議,以供比賽委員會審批。參賽曲目通常有時間與曲目數量的限制,再加上參賽組別的特殊要求,比如說青年男聲合唱組別的選曲,除了要是男聲合唱曲,還需要:
- 一首參賽隊伍當地的合唱作品
- 一首參賽隊伍當地以外的合唱作品
- 一首由在生的作曲家創作的作品
除此之外,大部份比賽也有限制合唱可用伴奏的曲目數量。男聲合唱曲中的四首樂曲,必須有兩首不可用任何伴奏(即清唱)。聖樂的組別再細分為清唱與有伴奏組別,清唱聖樂組別除了要全無伴奏外,還需要:
- 全部都是原創作品(即不能是改編作)
- 一首由一位 1809 年以前出生的作曲家的合唱作品
- 一首 1809 至 1873 年期間出生的作曲家的合唱作品
- 一首由在生的作曲家創作的作品
合唱比賽的選曲,有很大程度的風格限制。比如說青年男聲合唱組別的限制,引伸而來的,就是來自不同文化和時間的曲目組合。而清唱聖樂組別的限制,自然地帶來中世紀、浪漫至現代的合唱曲目。這種選曲政策,自然地要求合唱團在一場演出內,應付多樣的風格。看似限制多多的要求,其實給予指揮空間安排完整的、音樂會一般多樣要嚴格的演出。
世界合唱比賽的評分也相當獨特。參考奧林匹克運動會(尤其是體操)的評分,一個比賽往往由五至七位評判評分(錦標賽一定是七位)。每位評判按四個藝術範圍給予由 0 到 10 的分數。最後,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評分會被捨棄,餘下的分數加總就是合唱團的比賽評分。
相比起香港學校音樂節的單一分數,香港的比賽就較像印象分 (impression markings),分數背後並沒有任何評分準則 (rubrics)。不過,香港的比賽會有評判的評語,而世界合唱比賽除了分數外,就沒有任何評語和評判致詞等。想像一下奧運體操比賽完結後,裁判怎會走出來對運動員回顧表現?
世界合唱比賽的選曲政策,大都要求要有在生作曲家的作品,這也是一個對延續合唱創作的一件好事。在生作曲家的作品,不一定要合唱團自行委約創作,也不一定要世界首演,只需作曲家還在生,作品就可使用。這樣也逼使合唱團的指揮留意最新的合唱曲目,而不是只顧着老書本中唱開的樂曲。
近年香港合唱團踴躍出國,有些熱門組別,更出現好幾隊香港合唱團競技。行內人曾經戲稱,比賽就像是香港學校音樂節移師到外地而已,就連那些誇張的喝采,也一併出口到外地去。不過,世界合唱比賽節的選曲運作,與香港的音樂節非常不同,在藝術上有其可取之處。
至於香港的比賽文化由內銷到出口,和音樂究竟是不是可以用來比賽,並不是本文的重點,待有時間筆者才慢慢探討。